教师介绍
郭英德
职称:教授
所在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Email:ydguo@edu.cn
郭英德,1954年10月生,福建泉州人。198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明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曾任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访问教授或客座教授。2000年入选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戏曲、中国文学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明清文人传奇研究》、《明清传奇史》、《中西戏剧文化比较研究》、《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明清文学史讲演录》、《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建构与反思——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思辨录》、《中国戏曲的艺术精神》、《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等。 一、近五年主要讲授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选读“、“中国古典文献学”、“元明清文学研究”、“元明清戏曲研究”等。 二、近五年实践性教学 指导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9人,本科毕业论文15篇。 三、近五年主持教学研究课题 2006年起,主持北京市教改项目“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 四、近五年论著 (一)专著 1.《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7。430页。ISBN7-100-04088-4/I·28。 2.《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21.7万字,224页。ISBN7-301-09488-4/I·0753。 3.《明清文学史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39万字,430页。ISBN7-5633-5805-6/I·709。 4.《建构与反思——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思辨录》,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8万字。279页。ISBN7-5419-9376-X/I·470。 5.《中国四大名著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33万字。420页。ISBN7-5633-6331-9。 6.《中国戏曲的艺术精神》,台北:国家出版社,2006.12。25万字。356页。ISBN-13:978-957-36-1051-9,ISBN-10:957-36-1051-5。 7.《读三国说英雄》,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22.1万字。222页。ISBN978-7-303-08545-3。 (二)论文 2004年 《明清传奇戏曲叙事结构的演化》,《求是学刊》2004年第1期(1月15日),12000字,页90-96。 (《新华文摘》2004年第7期转载,页89-91。) 《20世纪明代文学研究方法述评》(与王丽娟合作,第一作者),《人文杂志》2004年第1期(1月15日),13000字,页112-119。 《论柳永词的独创性》,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LXII(2004年3月),8000字,页33-38。 《论历代〈文选〉类总集的分体归类》,《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秋之卷(8月28日),25000字,页1-17。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全文转载,页12-24。) 2005年 《中国文学史的撰写及其功能》,陈学超主编《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香港:香港教育学院,2004),6000字,页244-254。 《由行为方式向文本方式的变迁——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生成方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1月5日),10000字,页90-95。 《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生成方式》,《学术研究》2005年第1期(1月20日),10000字,页122-127。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版本研究刍议》,《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3月15日),12200字,页69-77。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页4-10。) 《明人自传文论略》,《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3月31日),14000字,页109-118。 《中国古代文体分类学刍议》,《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5月15日),4000字,页23-25。 (《新华文摘》2005年第21期[11月5日全文转载,页92-93。] 《论“文选”类总集文体排序的规则与体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5月25日),15000字,页62-72。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5年第6期(总第412期)论点摘编,页30。) 《中国古典戏曲文学文献整理刍议》,《戏曲研究》第67辑(2005.6),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页115-130。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启功先生与中国古典文献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9月25日),10000字,页12-17。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励耘学刊》2005年第2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0),6000字,页1-7。 2006年 《曹操:古今奸雄中第一奇人》,傅光明主编《纵论三国演义》(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1),10000字,页143-156。ISBN7-80713-230-2。 《曹操的王者气质、政治智慧和枭雄性格》,傅光明主编《纵论三国演义》(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1),10000字,页157-173。ISBN7-80713-230-2。 《20世纪明代文学研究观念论略》,与王丽娟合撰,第一作者,A Passion for China:Essay in Honour of Paolo Sant angel of orhis 60th birthday,Edited by Chiu Ling-yeong with Donatella Guida,Leoden-Boston:Koninklijke Brill NV,2006。10000字,页170-185。ISBN9004150153。 《启功先生与中国古典文学》,《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第2期(3月5日),6000字,页3-11。 《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中的文学教育研究》,《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3月15日),4500字,页11-14。 《〈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编纂年代考》,与王丽娟合撰,第一作者,《文艺研究》2006年第8期(8月10日),9500字,页55-62。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基本特点》,《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2006年第6期(35卷,11月5日),6000字,页74-77。 《〈牡丹亭〉传奇现存版本叙录》,《戏曲研究》第71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1,15000字,页18-39。 2007年 《稀见明代戏曲选本三种叙录》,《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总22卷91期,5月15日,7000字,页73-76。 《20世纪明代文学研究方法述评》(与王丽娟合作,第一作者),《2004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13000字,页144-153。 《明代〈文选〉类总集叙录》,章培恒主编《中国中世文学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2),12000字,页1198-1214。ISBN7-5325-4283-1。 《论明人传状文的文体特性》,《人文杂志》2007年第5期(总第169期),9月15日,16000字,页119-127。 《〈金瓶梅〉的叙事艺术》,傅光明主编《插图本点评金瓶梅》(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9),16000字,页233-264。ISBN978-7-80713-530-2。 《明清女子文学启蒙教育述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7月25日,13000字,页40-46。 《〈琵琶记〉蔡伯喈形象文化人格发微》,《中国戏剧》2007年第12期,12月18日,5000字,页20-23。 2008年 《明清文学教育与戏曲文学的生成》,《学术研究》2008年第3期,3月20日,12000字,页123-130。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页73-79。)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与功能》,《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5月23日,10000字,页103-107。 《艺术的幻境与审美的魅力——上昆〈长生殿〉观后》,《艺术评论》2008年第6期,6月1日,5000字,页43-47。 《新视域下的新成果——评〈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与范红娟合作,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3期,5月23日,3400字,页383-384。 《明清时期女子文学教育的文化生态述论》,广州《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15000字,页21-30。 《〈牡丹亭〉传奇现存明清版本叙录》,《中国·遂昌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1月),15000字,页336-351。 《真实的假人:宋江之“好汉”行径》,《文史知识》2008年第9期,7000字,页66-74。 《论傅惜华戏曲目录著作的史学价值》,《戏曲研究》第76辑(2008年9月),6000字,页240-249。 《真实的假人:宋江之人生选择》,《文史知识》2008年第10期,7600字,页49-58。 《真实的假人:宋江之阴暗品性》,《文史知识》2008年第12期,7000字,页58-66。 五、近五年获奖情况 2005年,负责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2006年,获第二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6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届教学名师奖。 2006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第四届本科教学特等奖。 2006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2006年,专著《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艺术学二等奖。 2007年,“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网站”,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 2008年,负责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2008年,负责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团队,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2008年,专著《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08年6月,负责“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8年,负责“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