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课程 > 教师介绍
王长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

王长城,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大学劳动和社会保障系主任。1961年5月生于湖北荆门市沙洋县高阳镇,分别于1984年、1989年和2004年本科、硕士、博士毕业,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3月-20...

专家简介

  王长城,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大学劳动和社会保障系主任。1961年5月生于湖北荆门市沙洋县高阳镇,分别于1984年、1989年和2004年本科、硕士、博士毕业,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3月-2007年6月在复旦大学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尹伯成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劳动经济学专业硕士导师组组长,校学学术委员会管理学部学部委员,校社会保障学课程首席教师(2000年),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优秀主讲教师(2004年),校薪酬管理精品课程(2006)负责人,省级重点学科劳动经济学(2009)负责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主任,武汉市第十届、十一、十二届政协常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特约撰稿人,中国人力资源报高级顾问、中国养老金网专家师。同时兼任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理事,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兼职/客座教授。此外,也受聘为安徽省滁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2005年-2006年)、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等政府机构和企业的顾问。   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学、劳动法与劳动争议处理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在薪酬管理、劳动关系与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曾应邀到越南、韩国、秘鲁、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在担任劳动和社会保障系主任期间,成功地带领所在团队将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办成国家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所在教学团队成功获批国家优秀教学团队,领衔申报了劳动关系本科专业。   主要学术著作有《薪酬管理》、《薪酬构架原理与技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宏观经济发展分析与调控通论》、《计划经济发展史》等8部,主编和参编的教材有《薪酬制度与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7部,在《财贸经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公务员薪酬制度研究》和省级社科基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各1项,主持政府部门和企业委托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许多学术观点被《新华文摘》等多家报刊媒体转载,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多次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长江日报等媒体的采访报道。同时帮助10多家企业、银行设计了绩效考核、岗位测评和薪酬管理方案,规范了企业的管理工作;义务为劳动者提供了劳动争议处理政策咨询服务。作为省政府参事和武汉市政协常委,多次就社会保障、就业、收入分配等重大民生问题调查研究,参政议政,受到好评。2009年被评为武汉市优秀政协委员;2009年和2010年获湖北省政府参事室参政议政二等奖;2009-2011提交的提案连续三年获民进湖北省委会十佳提案。   主讲课程与授课对象:《新酬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劳动争议及其处理》   实践性教学:   1、主持2004年-2006年IT行业薪酬水平市场调查研讨学习(武汉市),2次,60人。   2、每年指导本科学生学年论文及毕业论文9-12名,指导硕士研究生6-10名;5年来共指导本科学生约50名、硕士研究生约30人,指导毕业论文约120人次。   3、带队做武汉市下岗职工基本生存状态的调查研究(世界银行与劳动保障部课题),2次,共86人。   4、组织学生参加湖北省劳动争议仲裁厅开庭旁听并讨论争议处理,3次,共80人。   研究成果:   一、主持或参加的教学研究课题   1、参加湖北省教育厅立项课题《劳动经济课程体系研究》,1998—1999年   2、参加学校立项课题《劳动保障信息管理系统模拟实验室建设及软件开发》,2002-2004年   3、主持自选课题《高校劳动科学课程设置与改革》,1997年   4、参加:教育部面向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结构主干课程及其主要教学内容研究”课题子课题2002.5-2003.6   二、在教学方面的主要教材及论文   1、主编《薪酬制度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主编《新酬构架原理与技术》,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   3、主编《薪酬管理》,海天出版社,2002年   4、主编《薪酬案例诊断与推介》,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   5、参编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社会保障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6、参编《50门重点课程介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7、参编教育部面向21世纪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核心教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   8、“学科、课程、学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之本”,《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2005.12   三、主持的主要课题   1、主持“公务员薪酬制度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5年   2、主持“公务员工资水平平衡比较机制研究”子课题,国家人事部重点课题,2006年   3、主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课题,湖北省统战理论研究会重点课题,2006年   4、主持“IT人员薪酬方案设计”课题,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2003年   5、主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开行湖北省分行,2005年   6、主持“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调研”课题,2008年   四、发表的学术论文   1、“论城镇化与劳动就业”,《财贸经济》2002.9   2、“关于借鉴国外员工持股制度的思考”,《中国劳动保障报》2001.12.22   3、“中国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1   4、“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中国劳动》2003.11   5、“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的几点看法”,迟福林主编《政府转型与社会再分配》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3   获得的主要奖励   一、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参加湖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劳动经济课程体系研究”(W307009358)获200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1997年教学研究论文《高校劳动科学课程设置及其改革》获湖北省劳动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   3、1997年获校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4、2003年获校成人教育优秀教师。   5、2004年入选校“511人才工程”优秀主讲教师。   二、获得的主要学术表彰   1、“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及其处理”,获“迈向新世纪,促进新发展”专题优秀文章二等奖,湖北省委宣传部,2001年   2、“当前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形势、问题与对策”,获优秀论文三等奖,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06年   主要教学特色   1、善于从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相互交融的角度去分析和解释有关理论问题,力求做到融会贯通;   2、擅长将讲授式、提问式、案例式、讨论式、总结式相互利用,激发和提高教学效果   3、应用现代手段教学,提供的前沿信息量较大。   4、中文与英文专业术语相结合,较好地扩大了学生的专业外语阅读能力。   

培训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开课时间 通知
教育数字化行动与教学实践应用专题培训 直播课程 2022/10/21 9:00:00 查看
2021年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进阶课程教师高级研修班 直播课程 2021/7/20 9:00:00 查看
工学类混合式教学案例分享与经验介绍 直播课程 2020/8/1 8:00:00 查看
混合式金课与轻量级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直播课程 2019/10/31 14:00:00 查看
依托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创新 直播课程 2020/3/23 14:00:00 查看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直播课程 2018/11/21 0:00:00 查看
薪酬管理 直播课程 2012/6/17 0:00:00 查看
薪酬管理 在线课程 2012/8/13 0:00:00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