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编制 高校正在做什么?

更新日期: 2016-09-24 点击次数:3792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高校在总结“十二五”期间工作的同时,启动了“十三五”事业规划的编制。本次遴选近期六所高校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广西师范大学均召开了“十三五”规划的研讨会,以便在正式开始编制规划之前,提升学校管理层对于“十三五”事业规划的认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十三五”规划已经成稿,开始征求意见。南京邮电大学则对“十三五”期间的7个专项规划进行论证。南通大学选择在南通市发改委召开“十三五”事业规划咨询会,直接与地方需求对接。

  湘潭大学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虽不属于“十三五”规划制定范畴,但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也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十三五”规划研讨会

  4月1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院及实验室党政主要负责人研讨班开班仪式暨“十三五”规划研讨会举行。校党委书记许武、校长万立骏,及校领导陈晓剑、黄素芳,学院、实验室党政主要负责人,机关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窦贤康主持。

  校长万立骏勉励参训人员认真学习,并就“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是要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十三五”规划与学校综合改革方案的有机衔接;三是瞄准国家战略要求和区域发展需求,既要保证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也要确保目标的可行性,做到可实现、可考核;四是要“开门编规划”,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副校长陈晓剑介绍说,“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四个突出”的要求:突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突出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突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突出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他表示,学校“十三五”规划由总体规划、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和学院级规划三部分构成。总体规划作为统领,提纲挈领;事业发展专项规划是学校总体规划在各领域的展开、深化和具体化;学院级规划是学校总体规划及各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在各学院、重点科研单位的落实。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十三五”规划领导小组会议 

  4月13日下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十三五”规划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在校校领导,“十三五”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及“十三五”总体规划起草小组成员参加会议。

  发展规划处负责人就“十三五”事业改革与发展总体规划编制进行说明,他介绍了学校“十三五”总体规划的起草过程和主要内容,并就下一步相关工作安排作了简要介绍。

  “十三五”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就“十三五”总体规划第四稿逐一发表看法并提出建议,共形成修改意见160条,涵盖总体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改革发展任务、战略保障规划实施、指标体系等各个方面。

  校长王焰新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认真组织总体规划的修改完善,安排好征求意见座谈会等各项后续工作;二是在完善规划的过程中,找准关键问题、明确核心指标;三是要尽快组织专项规划完善工作,确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四是建议后期对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进行专业评审;五是要高度重视和做好“十二五”验收工作。

  南京邮电大学召开“十三五”专项规划编制论证会 

  4月8日下午,南京邮电大学召开“十三五”专项规划编制论证会。会议由校党委书记刘陈主持,在宁校领导出席。学校专项规划编制牵头部门和发展规划处、党委办公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学校“十三五”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规划、本科人才培养规划、科技与产业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国际合作与交流发展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七个专项规划编制牵头部门负责人,围绕存在问题与分析、发展目标与主要指标、主要任务与举措和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汇报了各专项规划编制的整体构想和主要内容。

  党委书记刘陈指出,专项规划上承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下启学院发展规划,在学校“十三五”“两级三类”规划体系中居于中坚地位。他强调,专项规划编制要强化问题导向和思维创新,围绕学科优势打造与协调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创新、科技核心竞争力与应用性研究提升、师资队伍结构优化与活力激发、国际合作渠道与领域拓展、校园文化品质提升与氛围营建、校园环境建设与美化等重大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进一步研判发展环境、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和前瞻性,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增强规划的引领性与指导性,进一步夯实发展举措、增强规划的操作性和考核性,进一步强化规划统筹、增强规划的联动性和系统性,抓紧做好规划的修改完善、征求意见以及任务分解等工作。他要求全校上下要进一步强化规划意识和规划管理,进一步打造和完善规划(计划)、执行、考核、改善四位一体、环环相扣的内部运行机制,合力推进规划任务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

  广西师范大学举办“十三五”发展学习研讨会


  4月2日上午,广西师范大学校党委中心组召开2016年第一次理论学习扩大会议。本次学习会的主题是“学习‘十三五’规划,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校领导王枬、梁宏、旷永青、赵铁、白晓军、李传起、覃卫国、苏桂发以及各学院、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学习会。

  校长办公室、校发展规划办公室负责人以《关于学校“十三五”规划工作的思考》为题,分析了目前学校发展的基础与形势以及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工作安排,并结合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常态”背景,解读了学校在“十三五”期间发展规划与建设的思路。

  校长梁宏简要介绍目前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进度,要求各学院(部)、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特点,抓紧制定本单位的“十三五”规划,明确本单位“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指导原则、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描绘好“十三五”发展蓝图。

  党委书记王枬在最后总结时提出,各学院(部)、各单位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是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希望各学院(部)、各单位要将“十三五”规划的编制融入到学校发展大局,将本单位的“十三五”规划与学校的“十三五”规划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

  南通大学举行“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咨询会

  4月15日下午,南通大学在南通市发改委召开“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咨询会。校党委书记成长春、校长程纯、副校长丁斐出席会议。

  会上,程纯向与会领导和专家介绍了南通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的时代背景、机遇挑战、战略目标和任务举措,重点阐明了南通大学实施“跨江发展、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战略,主动对接区域行业产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服务南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情况以及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主要思路和改革举措。

  应邀与会的南通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蔡惠忠、南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杨扬、南通市科学技术局局长李吉平等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了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他们认为规划定位准确、目标高远、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前瞻性。与会领导和专家还针对学校在“十三五”期间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如何精准对接南通市“优江拓海”的战略需求,如何立足南通“3+3+N”产业发展方向构筑特色学科,如何以项目形式有效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成长春表示,南通大学将紧密结合南通“优江拓海”战略和产业发展体系,深化改革,提升质量,凝聚特色,创新机制,建设“有远见卓识、有创新精神、有责任担当、有文化品位”的“四有”大学,努力为南通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湘潭大学召开现代大学制度改革推进会

  4月13日上午,湘潭大学举办现代大学制度改革推进会。会议就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与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现代大学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进行专题讨论。校领导章兢、黄云清、周益春、宁建民、刘长庚、高协平、郑赤建、张海良、戴飞军出席,各职能部门以及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会。

  副校长宁建民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初步方案作了介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负责人对方案的编制情况作了说明。

  校长黄云清指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达成三个基本的目标:一是有序有效,实现大学运转体系高效有序地运行;二是激发活力,激发体制机制活力,激发每一个教师、科研人员和教辅人员的活力;三是提高执行力,贯彻执行比制定政策更重要,经学校集体决议了的事情必须严格贯彻,而不能有选择性地执行,有不同的意见可以通过正常途径来反映和解决。

  党委书记章兢指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强调“两个意识”和“两个力”。“两个意识”即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两个力”即领导力和执行力。章兢指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重点突破:一是实现院系部责权利的下放,达成管理重心下移;二是更好地实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相互独立、相互制衡和相互协同。大学是一个自由的空间,是一个出思想、出活力的地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激发的不仅仅是干部的活力,更要激发广大师生的活力。


来源:问道大学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上一篇]面向2030:职业教育咋“升级” [下一篇]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双一流”建设如何突出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