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最容易忽视的16个坏习惯,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更新日期:
2022-01-14
点击次数:4820
在教学、上课时,很多老师会有形成一些坏习惯,教学中不知不觉中的一个动作、一句话,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坏的影响,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小编搜集整理了老师在上课、教书时容易忽视的坏习惯,看看下面的几个,你是不是中招啦!
1不要经常用敲打讲桌的方式平息教室内的喧闹声
须知这样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完全可以用更智慧的方式让教室里安静下来。
2不要因一点小事就生气地离开教室
你的离开会令个别学生幸灾乐祸,却使大部分学生感到冤屈。你的责任是教育学生,是规范学生行为,聪明的互动比匆忙的离开更好。
3不要只会用大声吼叫的方式批评学生
吼叫不一定能增强批评的力度和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感到你的无奈。让学生服气的不是大嗓门,而是大胸怀,是智慧的思考和机智的回应。
4不要轻易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甚至羞辱学生
这样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让学生在同学中被孤立,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5不要在学生犯错误时立即就通知家长(如必须通知也不能耽误)
一旦将学生所犯的错误告知家长,学生的心理底线容易被冲破。一般来说,通知家长的频率和教育的效果不一定成正比。
6不轻易在批评学生时翻旧账
成长中的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如果你的“账本”上老是记着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并且时不时地翻出来,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7不要用过激的言辞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过分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会让学生把握不准自己行为的尺度和标准,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矫正意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批评才最有说服力。
8不要在甲学生面前大谈乙学生的不是
因为甲学生极可能很快就把你的话传给乙学生,或者在其它地方散布,这既会对乙学生造成伤害,又会使乙学生对你产生抵触甚至反感情绪。
9不要轻易用轻蔑的言辞或表情对待学生
老师是学生的精神依靠,老师的态度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把标尺。轻蔑不仅会伤害学生的感情,而且会使学生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10不要把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
不能单凭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因为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也多种多样,不恰当地分等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抑制学生的发展。
11不要在批评学生时涉及学生的生理缺陷或家庭背景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12不要把不良情绪带到课堂
更不要因工作或生活上不顺心而把怨气迁怒到学生身上。学生不是你的出气筒,而是需要你关心、爱护的对象。
13不要在学生面前指责甚至诋毁其他教师
你的不当言论不仅会损毁其他教师的形象,也会损毁你自身的形象,还会对学生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14不要在与学生谈话时目光游移、心不在焉
这样做会让学生产生“老师并不在意我”“老师不尊重我”的失落感。
15不要忽视学生的任何闪光点
学生有进步或有优秀表现时,要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在学生心目中,来自老师的表扬是自我价值的最佳体现。
16不要迁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小过错
因为品质的培养比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成绩好的学生本来就有一种优越感,老师的迁就不仅不利于培养其良好习惯,还容易助长他们的一些不良习气。
资讯来源:E之家教育技术学习社区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上一篇]朱永新与你分享教育智慧:创新教育才能创造未来
[下一篇]在线教育的灵魂是类实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