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的“云时代”已经来了

更新日期: 2016-11-30 点击次数:1112

教育技术的“云时代”已经来了

——贵州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通试运行

教育受到的挑战日趋激烈,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习的手段和方式也越来越多。

教育部以及九部委颁发了《关于构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几项重点工作》等文件。贵州省教育厅统筹规划,创新探索建设思路,采取政企合作模式,由联通、移动、电信三大运营商独立建设,共同搭建全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分平台,利用企业优势为教育教学服务。

2014年12月18日,省教育厅在筑召开“全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上线试运行启动视频会。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丁新,贵州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王碧海、巡视员李小建,中国联通贵州省分公司总经理张哲,中国移动贵州公司总经理芈大伟,中国电信贵州分公司副总经理陈杰,教育厅各有关处(室)、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及部分专家、教师代表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贵州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王碧海同志主持。

会议首先由贵州联通、移动、电信负责人分别发言并作平台建设、资源情况介绍。分“平台”基于“云”与“大数据”架构,利用 “云”技术实现虚拟化、高可用、平滑扩展、动态分配等功能,立足课堂教育教学需求,切合贵州省实际,有针对性的提供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巡视员李小建作了题为《强基础,抓管理,重应用,努力开创贵州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首先回顾了近年来贵州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发展历程,其次着重说明了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对贵州省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并对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最后对各分平台承办单位提出了三点殷切希望。

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丁新也到会祝贺并作重要讲话,对“贵州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及发展提出六点要求:一、充分肯定了贵州省搭建“平台”的模式和做法;二、介绍了教育部对“平台”建设的规划及要求,提出“四统”的建设要求;三、介绍了国家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2015年建设完成国家“平台”并实现与地方“平台”的互联互通;四、希望贵州省抓紧与国家“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利用“平台”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晒课、评课,推动资源常态化、规模化运用;五、加快“空间”建设,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和研修;六、国家和地方“平台”共同探索经济保障机制,确保“平台”良性运营。

“贵州省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上线试运行,推动了贵州省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必将为提升贵州省广大教师信息化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积极作用。

伴随着教育的系列改革特别是新政下的高考招生改革、评价方式改革和课程改革,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对教育的“侵占”越来越激烈化,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是教育的春天来了,是教育的“云时代”来了,是教育的“狼”来了,不能适应它,必将被它“吃掉”。“大数据”时代、物联网和“云”计算时代已经来临,教学完全达到数字化、信息化,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简称“三通两平台”),实现“慕课”、 “翻转课堂”,网上授课、“借”用他人的优质教学资源,为“我”所用,为“我”所有,完全可以享有全国名师的课程,学生听课学习的选择空间更自由了,可以“随心所欲”,想听谁的课就听谁的课,打破真正的“行政班”,甚至可以在家里读书学习了。同时,优秀教师的课“晒”在网上后,全国的师生都可以有偿分享。

贵州省也与国家“平台”正在实现互联互通,即将利用“平台”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晒课、评课,推动资源常态化、规模化运用。全国将评选数十万名国家级、省级“授课名师”,资源平台建成后,信息容量“云”集,例如有不少于1000位特高级教师和名师的课堂,2万节以上特高级教师课堂的实录,2万节以上有声课堂,50万道以上经典试题,2万节以上flash动画课程,10万小时以上的有声读物等等,有着十分丰富的学习内容、教研、备课、说课、命题、考试测评、课件制作等等。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人机对话,“微课”,淘课等,网上检测评价等。

没有退路,狼来了,真的来了,我们只能妥善应对,要适应教育新常态啊!

(责任编辑: 吴雨 )

(摘自:新华网  责任编辑: 吴雨 )

 

[上一篇]江苏建设50个职教名师工作室 [下一篇]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发展中心联席会议在万里学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