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六项措施催动高校青年教师成长五年计划
更新日期:
2016-10-18
点击次数:716
中国网1月10日讯(记者王龙龙)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关系着高校实力发展,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未来,日前,为推进高校师资力量的壮大,福建省制定了《福建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长计划(2013-2017年)》,欲造就一批高水平教学人才、高层次学术英才和学科带头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
首先,《成长计划》要求通过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引导,强化青年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大青年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力度,拓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建立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和协调平台等措施,从而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
其次,《成长计划》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做了重点说明,要求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建立青年教师传帮带团队协作机制、推进青年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实施“福建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提高规划”、实施民办高校“强师工程”等,从而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对此,福建省教育厅明确规定,新任教师岗前培训时间应不少于120学时,实行每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一周期内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每年安排专项经费450万元支持150项青年教师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安排专项经费2300万元,用5年时间,组织3000名高等职业学校青年专业教师参加培训;从省民办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500万元,组织1000名民办高校新进教师、600名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100名民办高校专业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第三,《成长计划》强调要提升青年教师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福建省高校新进教师科研资助计划”、实施“青年教师博士后计划”、实施“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实施“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从四个计划着手,进而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每年从高校选拔100名青年教师,给予2万元经费支持,由导师带青年教师进行科研开发;鼓励高校把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送到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科研工作;并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列入闽江学者奖励计划中;每年选拔一批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进行科研补助,列入福建新世纪人才计划支持内。
第四,《成长计划》还对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做出具体的说明,欲实施高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组织高校青年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5年资助1000名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其中本科院校600名,高职院校400名)到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社区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挂职锻炼,力争到2017年示范性高职院校青年专业教师“双师型”比例达80%以上,一般高职院校达60%以上;落实每名青年教师每年至少参加1次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
第五,《成长计划》要求拓展青年教师国际视野,实施“青年教师国际拓展计划”,实施青年教师访问学者项目。每年选派50名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其到国(境)外知名高校培训进修;支持省重点建设高校建立海外优秀人才库,面向海外知名高校和一流学科选聘优秀青年教师;每年选派150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985”、“211”高校、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研究机构或大型企业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教学研究1年,提升青年骨干教师的科学创新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
第六,《成长计划》还对教师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要求优化青年教师成长环境,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平台,关心解决青年教师实际困难。高校要进一步完善符合青年教师特点的用人机制,完善重师德、重教学、重育人、重贡献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青年教师潜心教学科研;积极吸纳优秀青年教师参与重要学术活动、重大项目研究等,扩大青年教师参与国家、省重大人才计划、教学科研项目的比例;关注青年教师身心健康,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健全青年教师心理问题预警、干预机制,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上一篇]高等教育出版社成立60周年社庆专刊
[下一篇]华中师范大学加强信息化环境下的青年教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