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内容
|
主讲人
|
4月10日 9:00-12:00
|
1.介绍吉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尝试打通现当代、“1+1=1”的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
2.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称谓的反思和学科性问题的理论探讨。
3.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与政治的关系。
4.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介绍“鼓励思想个性,保护学术叛逆”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过程。首先,通过对文学史个案——《潘先生在难中》、徐志摩、“革命文学”等教学环节,阐释个性化的文学史观。其次,通过教学方式、考试评价标准等实现这一理念。
|
主讲教师:
张福贵
|
4月10日 2:30-5:00
|
一、鲁迅在课程、文学史的价值地位、国内鲁迅研究的状况、吉林大学鲁迅研究历史、研究成果、选修课的多元设置。
二、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化关系——以鲁迅反传统为中心
1、鲁迅反传统的主要表现(小说、杂文对传统的激烈批判)。
2、反传统何以成为问题。
3、对鲁迅反传统的几种学术观点。
4、鲁迅反传统的时代原因与个人原因。
5、鲁迅反传统的对现代中国文化的意义。
|
主讲教师:
王学谦
|
4月11日 9:00-12:00
|
当代文学的重大问题讨论、发生和来源、多种教科书的性质界定与辨析、中国当代文学与大众化问题、大众文学的本质问题。
当代中国主流文学的发生与演变
1)作为主流文学的农村题材与乡土文学
2)乡土中国作为中国社会生活的基本形态
3)毛泽东思想中的民粹主义倾向
4)农村题材向乡土文学的转变
|
主讲教师:
孟繁华
|
4月11日 2:30-5:00
|
主讲教师提讨论题,各班级进行班级讨论。
|
全体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