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首页>网培公告>网培公告详情

在探索中发展,在创新中引领 ——前进中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发展中心

发布日期: 2023-12-19 点击次数:1538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作为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一直将人才资源视作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从2004年开始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将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提高作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2012年12月,学校成立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为直属事业单位,挂靠教务处,主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2015年4月,学校在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的基础上,整合高等教育研究和教育教学评估职能成立了教学发展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属独立建制的正处级直属事业单位。
十余年来,中心以“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开展教育教学评估,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按照学校建设定位,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推进教师培训、教学评估、高教研究三项职能纵深发展,已经成为学校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力量,成为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促进区域教学发展核心力量。
一、明确发展定位,理顺体制机制
2015年,中心明确了要以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为导向,以教育教学评估为基础,以教师能力发展为重点,构建评估、反馈、建设、提高有机结合的教学发展机制。将“十三五”时期的建设目标确定为“加强教学发展中心软硬件条件建设,着力推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完善健全教育教学评估体系,逐步建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终身机制,最终建成集‘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学评估、教学示范、教学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学校创造性将教学发展中心和高等教育研究所一体化建设,强化高教研究对中心工作的支撑作用。这一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在当下仍然具有示范引领意义。
2020年中心确定了“十四五”时期的建设目标,即围绕教师培训、教学评估、高教研究三大职能,力争建成集“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学评估、教学示范、教学咨询”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国农林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二、专职兼职结合,抓好队伍建设
中心下设培训办公室、评估办公室和高教研究室3个科室,设编制11人。近年来,中心完成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校本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和“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两项省级教改研究,并致力于打造校本化培训团队。
中心从国家级及省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成员、校级讲课比赛一、二等奖获得者中精心遴选53名教师,以中心兼职人员身份组成了教学实务、教育技术、有效教学、混合教学、课程思政和身心健康等6支校本培训团队。他们深入院系开展订单培训,助力实现五年一轮次教师培训目标。通过定期学习、定期研讨、定期培训等,兼职队伍已实现了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西安理工大学、内江师范学院等省内外6所高校先后多次邀请教学实务培训团队到校开展培训。
三、创新引领实践,着力提质增效
(一)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培训工作
学校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助力构筑“三全育人”格局。
1.牵头制定《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中心组织学习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先进经验,积极参与学校课程思政工作顶层设计。邀请专家进校指导,组织校内思政课教师和各级教学名师对课程思政开展研究。
2.组建课程思政培训团队,分类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强化课程育人导向,深入挖掘提炼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培训团队已应邀到全国40余所高校作培训200余场。学校立项建设了首批112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3.积极举办参与课程思政竞赛,实现以赛代训。连续五年开展“课程思政竞赛练兵”活动,并在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设置课程思政单项奖,选树课程思政教学标杆。学校选派的教师连续四年荣获陕西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标兵,学校连续三年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授予“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优秀组织奖。协同教师工作部组织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并在岗前培训中加入“理想信念”培训环节。
(二)打造多元教学能力培养体系
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第一需要。中心针对教学发展需求,打造分类、分层、多元混合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依托6支校本培训团队,研发培训专题64项,开展各类教师教学培训。实现了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常态化、校本化和系统化。
1.建成面向不同职业阶段教师发展需求的全过程培养体系。针对新入职教师,着重开展教学基本功培训。设计完成涵盖“师德师风”“教学实务”等8个主题的新进教师入职培训。落实双证上岗制度,通过严格教师培训环节考核后,颁发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合格证书。针对中青年教师,着重开展教学理论、教学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的培育。针对教学经验丰富、教龄较长的教师,着重开展教学学术研究及名师培育和名师引领。中心出台《教学名师培育与引领计划实施办法》,支持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现有教学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对于具有成长为名师潜力的教师进行摸底,并给予全力支持。
十年来,累计为1400余名新进教师开展了入职培训并办理了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学校新增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人,省部级教学名师17人。受陕西省教育厅委托,承担完成陕西省高校新进教师岗前培训5门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中《高等教育学》和《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等2门课程开发录制及教材编写工作。
2.建成覆盖全体教师的全员培训体系。打造“校-院-教师”三级培训体系。
从培训主体来看,学校由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开展培训,学院由基层教学组织开展培训,教师也可根据需要自我提高教学技能。结合学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关于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依托6支校本培训团队,深入院系开展订单培训。
为充分发挥学院在教师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解决本学院相关学科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问题,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协同推进教师发展长效机制,学校于2023年6月启动了学院级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工作。
十年来中心累计开展各类培训活动362场,培训本校教师13564人次,基本实现教师全员覆盖。相关培训典型做法及经验在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均有报道。
3.建成涵盖校内外资源的培训体系。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派出教师赴西交利物浦大学等高校开展短期教学研修活动,累计12批次178人次。出台《优秀青年教师海外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实施办法》,选派76名教师赴牛津大学等高校开展教学研修。
4.建成涵盖不同教师能力类型的培训体系。除了理论培训外,学校出台《中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办法》,强化青年教师实践能力锻炼,切实提高教师产学研交融能力。
5.建成融合线上线下培训资源的培训体系。组织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在线学习。建成高校新进教师《教学实务培训》MOOC在学银在线平台上线并面向全国高校开放。组建“智慧教室教学资源深度利用研究团队”,组织开发的《四步轻松开展在线教学》是全国农林高校唯一入选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在线教学培训资源库”的课程。
(三)搭建体系完善的教学竞赛平台
围绕“立德树人”“教学技能”“创新改革”,举办课程思政竞赛练兵、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搭建更为立体全面的教学经验交流平台,形成了“培训+竞赛”双驱动的教师发展模式。
1.形成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品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从2006年开始举办。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形成新老教师共同观看讲课比赛实况转播,“老教师点评,新教师学习”的模式。评比与教学观摩相结合,提高了比赛的示范性和实用性。比赛获奖已作为学校教师职称晋升条件之一,一、二等奖获得者更是可以优先选派赴海外研修。
2.举办课程思政竞赛练兵。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人人讲思政”“课课讲思政”的良好氛围。
2020年依托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平台举办课程思政竞赛练兵决赛
3.参与陕西省课堂创新大赛。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举办教学工作坊、专题培训和观摩课,赛训协同,在部分环节实现专家选手一对一、面对面指导,精准促进教师教学成长。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学,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持续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树立“以生为本,以学为本”教育理念,创设新型智慧学习空间,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引领教师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截至目前,累计有899人次452名教师在中心的组织下参加各类教学竞赛获奖,其中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的教师115人。《中国科学报》《陕西日报》等媒体报道了中心在教学竞赛方面的积极探索。
(四)创新开展教学专项评价
中心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评价融合,以信息化手段助力教学评价、以信息化手段改进评价工作,通过开展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教学质量报告撰写、学生学习经历调查等工作,充实学校质量保障体系。
1.连续七年开展毕业生学习经历满意度调查,将调查结果反馈于教育教学环节,用于改进教学。毕业生学习经历满意度调查,涉及4个方面内容,85个问题,全面反映了学校在学习环境建设、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数据显示,毕业生对学校总体满意度较高,充分反映了我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成就。
2.连续八年开展新进教师教学能力考核认定和晋升高级职称教师教学水平评价,通过评价反馈的方式指导791名教师改进教学。利用“在线赏课”系统开展教学评价是学校教学评价的重大突破,依托于“云录播”系统整个学期、全过程录课,还原课堂教学真实场景,促进教师教学内省,实现了评价公平性和时效性,真正实现了以评促教、以评促改。
3.连续五年撰写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全面总结本科教学,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按照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的要求,认真组织协调,编制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告从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师资与教学条件、教学建设与改革、专业培养能力、质量保障体系、学生学习效果、特色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8个方面全面梳理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取得的成就和办学特色。
4.开展金牌教师教学评价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候选人教学质量评价,将教学质量作为高层次人才选拔的标准之一。
5.积极参与学校首轮审核评估工作。完成学校审核评估迎评报告、自评报告、整改报告等重要材料撰写。
(五)积极开展高等教育研究
紧紧围绕学校教学改革发展需要,通过参加全国高等教育教学会议,把握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热点,撰写高教信息通报,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1.积极组织或参加高等教育研讨会。成功举办右任教育思想暨书法艺术研讨会、第八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第一期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研讨班。围绕教学发展和教学改革需要,有选择性地组织教师、管理人员参加了教育部网培中心“中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筹备会”“西北地区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盟年会”“中国高校教学学术年会”“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年会”“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亚洲教育论坛”等研讨会议。
2.组织参加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申报。组织教师参加并获批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研究项目、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陕西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项目等多项。中心主持的“基于研究、培训、评价三位一体的农林高校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课题获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3.编撰高教信息动态。结合国家教学成果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需求、“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指标、高校国际化、高校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高校国际校区建设调研分析、牛津大学访学调研等信息,搜集、整理、编撰了28期高教信息动态,抄送校领导、各学院及相关单位。部分高等教育教学热点问题引起了学校及部分单位领导的高度关注。
4.直接服务于学校决策咨询。参与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5次会议调研报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撰写。参与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新常态下国家重点农林院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培训团队开展送教服务,对口支援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完成学院岗前教学技能培训工作。承办完成甘肃农业大学教师混合式教学研修坊培训工作。同时赴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江苏大学等80余所高校开展教师教学培训。累计接受全国26个省(区、市)72所高校共1595人次来校参加培训。与著名高校、优秀教育科技公司共同举办训练营。注重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在区域内、行业内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陕西省教育厅网站等多家主流媒体均对学校教师发展工作进行报道。
四、结语
踔厉奋发十年路,赓续前行谱新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精神,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增亮点,聚焦教师教学发展,以服务教师、服务教学为使命,探索学院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利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师发展全过程,扩大教发中心的品牌影响力,在下一个“十年”谋划新篇,焕发新彩。
(供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上一篇]关于开展“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系列师资培训活动(第一期)的通知

[下一篇]关于开展“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系列师资培训活动(第一期)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