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一流”建设问题,代表委员怎么看?

更新日期: 2017-11-15 点击次数:1721
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针对委员们提到的“双一流建设问题,强调“双一流”遴选要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那么,代表委员们对高校“双一流”问题又有哪些建言献策?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建设“双一流”得有中国自信     王树国(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会对世界教育作出贡献,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中国高等教育要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什么贡献?中国高等教育的样板要对世界高等教育产生哪些推动作用?如何运用中国自己的经验去解决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的不足?在我国自主创新的历程中,从未放弃过学习,但是学习不是拷贝,而是要提升内涵,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这样将来我们才可能去引领世界前沿。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对科技创新提出了三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这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思想。是否是一流大学,要看对“三个面向”的贡献有多大,如果国家重大贡献中没有你们学校的身影,谈何世界一流?



一流大学得先从“一流课堂”开始     陈骏(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

一流大学建设要瞄准一个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还是要回归课堂,一流大学建设一定要解决课堂质量的问题。
 
一流大学的学生,不仅是既有知识的学习者、接受者,也应是新知识的创造者、贡献者。他们应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宽厚的知识储备、敏锐的思辨能力,能够主动探索,并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培养这样的学生,要解决3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南大这些年对本科人才进行了“三三制”教学改革,并推出“二三三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四三三”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高校怎么去改革要结合自身实际,南大的这些改革的核心要义是充分赋予学生选择权、自主权,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培养。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慢功夫,需要长期规划。光是教学改革,我们已经走过了10年时间,“教什么”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我们在“十三五”阶段,要解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建设“十百千优质课程计划”,来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一流大学得先从“一流课堂”开始。

“双一流”建设要跟城市与区域发展共生    陈十一(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一个没有一所一流大学的城市是一个不完整的城市。 “双一流”建设应该是跟城市发展共生的。哈佛大学之于波士顿、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一所大学往往伴随着自身的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城市和一个区域成功的重要支柱。
 
大学对一个城市的作用往往体现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经济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比如,广东及深圳是高端人才集聚创业的好地方。得益于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以及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构建的大好发展机遇和深圳人才政策81条,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南科大已初步建立了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对我们快速成长、吸引世界一流团队、搭建起高起点的创新平台起到关键作用。
 
高校应该针对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以新兴学科和朝阳学科为布局重点,以学术前沿与深圳城市发展需求的核心技术作为布局学科发展的出发点。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不应该被单纯的数据和排名所绑架,而要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关键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有哪些短板,高等教育在这些领域要发挥前瞻性的引领作用,促进升级,甚至弯道超车。

中国到2050年会有一批一流大学出来      丁烈云(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一流大学的诞生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相关性。中国到了2049年或者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时候,肯定有一批一流大学出来。向着世界一流迈进,高校要写好两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是写在纸上的文章,就是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等高水平的文章;第二篇文章,是为了支撑服务、引领发展而写的文章,是能够落地的,是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技术成果的转化。

以“双一流”为契机  破解高教区域发展失衡问题   黄德宽(全国政协委员、安徽文史研究馆馆长           

建议在国家层面上,调整和优化我国地方高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发展规划和政策,将全面提升地方高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作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促进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回应这些地区人民期盼享有优质高等教育的重大民生工程,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同时,指导和支持地方政府结合各地实际建设本地区的国内一流高校和特色学科。

对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规划的地方高校和学科,中央财政要加大经费转移支付比例,政策上予以重点支持和倾斜。同时,建议国家遴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时,在制定“双一流”认定标准时,既要体现“世界标准”,更要坚持“中国特色”。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站客服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客服电话4006699800)

[上一篇]中南大学: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计划 [下一篇]“工匠精神”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