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推进人事改革方案 尝试取消院长院系主任行政级别

更新日期: 2023-04-23 点击次数:2745
  北京大学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行政级别的改革举措,这两天正在引发高教界的高度关注和热议。

  其实,从2014年开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就要求北大、清华和上海市“两校一市”,进行综合改革的试点。

  文汇报记者获悉,除了清华北大两校的教育综合改革逐步推进,上海作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城市,各大高校也正加快综合改革步伐,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作为综改“重头戏”的人事改革方案,正渐渐浮出水面。

  部分部属高校打通教授直接任副校长的通道

  “取消院长和系主任行政级别,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议题。去年讨论学校综合改革方案时,就提出希望做到这一步,目前相关规定仍在拟定之中。”复旦大学有关部门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在上海交通大学,在以院为实体的管理体制改革中,取消院长和系主任的行政级别也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而在同济大学,各二级学院院长目前仍有行政级别,但学院下的各系系主任,早已经不属于行政序列。

  事实上,在上海的教育综合改革中,就蕴含着高校“去行政化”的试点任务,具体的试点内容包括:上海将选择1-2所高校,试点取消公办学校干部行政级别,面向海外和社会公开选聘的副校级行政领导,可不定行政级别;在地方公办高校,也将逐步取消院系行政班子成员的行政级别。

  据文汇报记者了解,目前,上海一些部属院校已经打破体制障碍,打通了让教授直接担任副校长岗位的通道。

  “近年来,上海部属院校就任的不少副校长,并不需要从院系负责人等岗位按照行政序列逐级晋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取消院系负责人的行政级别,并没有什么操作层面的障碍。”复旦大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上海另一所高校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坦言,高校“去行政化”,目前最大的难点不在二级学院院长层级,因为院长通常是由教授出任的,且基本上是具有正高职称的教授,各方面的待遇超过正处级干部。

  比如,在复旦、上海交大等高校,院长和系主任都已经不再按照行政级别,而是按照教授级别来确定其待遇,一旦离开院长和系主任的岗位,仍然归入教师序列。

  一所部属院校的院长直言:“对我们来说,取消行政级别,对于我们以学者身份开展工作,会带来更多便利。”

  地方高校也在积极试水人事改革

  除了几大部属院校,上海多所市属高校也在积极试水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地方院校的一流大学发展之路。

  作为首批唯一试点单位,自2016年开展深化高校改革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试点工作以来,上海大学正在启动综合改革,多项人事改革举措呼之欲出。

  目前,上大已盘点了“家底”:全校31个职能部门,除学院外,直属机构17个。此外,上大还有大大小小150多个研究机构,有些是“僵尸机构”。

  用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的话来说,“局级干部一走廊、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真不算夸张。一开会一大帮人,很多部门干部配置一正三副、四副甚至更多。不同程度地存在责任不明确、相互不够团结、有自己的‘自留地’等现象。”

  为此,上大将考虑精简机构。

  据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院士透露,上大党办、校办原有处级干部14人,撤销党办、校办,成立党政办,现已实现第一阶段目标——减成9人。

  另一方面,上大还将实施公开竞聘制,实现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后,相关人员的工资体系也要重新设计,把收入与岗位责任、能力、绩效密切挂钩。

  比起传统院校,以全新体制机制办学的上海科技大学,在“去行政化”方面走在了前列。这所由上海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建的市属公办大学,从校领导到二级学院院长再到行政部门负责人,都没有行政级别。

  由于是一所新创办不久的大学,上科大这两年陆续有各类岗位推出、对外招聘。知情人士透露,“一些本来有行政级别的教师在受聘上科大后,行政级别就自动取消了。”

  关键是通过改革释放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活力

  伴随着讨论的深入,不少高教界人士认为,对于高校的“去行政化”改革,在理念上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现行大学制度中,行政管理确有必要,而呼吁高校“去行政化”改革,主要是希望大学要合理配置行政资源和学术资源,让行政的归行政、学术的归学术。

  “其实,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去行政化,或者院长、系主任是否有行政级别,而在于哪种方式更有利于激发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活力,推动一流大学的建设。”某高校负责人告诉记者。

  还有学者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高校去行政级别和去行政化,仍然有很大的差异。院校是否有级别,隐含的是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对重点学校的支持力度。

  当前,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的落地,一个重要看点,就是看在取消院长和系主任们的级别后,能否释放出这些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活力,使他们更多地承担起科技创新的任务。

  来源:文汇报,2016-11-15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站客服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客服电话4006699800 )

[上一篇]推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系列活动在成都举行 [下一篇]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三大问题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