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懋元: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

更新日期: 2018-01-09 点击次数:2140

  当前,我国正在组织大批专家、学者、校长、家长、学生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讨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制定,这一纲要的制定过程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参与。它的科学制定将对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规划纲要》涉及我国教育发展中要解决问题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关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引导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使高等学校合理分类、科学定位与特色发展。

 

      一、高等学校分类定位问题亟待解决

  200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321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908所,成人高等学校413所;还有独立学院318所,其他办学机构425所。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本科院校740所,高职(专科)院校1168所;在本科高校中,有国家“211工程”大学(含38所“985工程”大学)108所。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高等教育的第一大国,但还不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强国。如要实现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我们就必须审时度势,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对我国高等学校进行科学的分类,使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培养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多样化人才。但是,由于思想准备不足、理论研究滞后、政策引导不到位,全国高等学校目前出现了分类不清、定位不明、发展方向趋同的现象。导致大多数高校还是一个模式、一种发展路径,按照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学生,造成了“千校一面”、“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有一条外部关系基本规律和一条内部关系基本规律。外部关系规律就是教育的社会关系规律,也就是说,教育必然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能离开社会的发展定出自己的发展方向,因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必须主动与现代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因此,每一所高校都应在高等教育的分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突出自己的特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现在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类型的,而高等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却是单一化的甚至是盲目无序的。这种单一化的发展方向与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的矛盾导致了精英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方向混乱不清的状况。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高等教育的健康、良性的发展,直接阻滞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温家宝总理对制定《规划纲要》的指示强调,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如何引导高等学校正确定位,以便分类指导,使之各就各位,科学发展,办出特色,是制定《规划纲要》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等学校如何分类

  科学定位的前提是合理的、恰当的分类。从分类的逻辑上说,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分类。例如,从高等学校的设置与管理上说,可以分为国立、省(市)立、市立、私立(民办);从办学的形式上说,可以分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网络大学、夜大学等。为了不同的需要,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都是可以的和必要的。但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那我们就应该根据高等学校的这一基本职能来划分才合理。也就是说,高校分类所依据的主要标准应该是人才的培养类型而不只是科研规模的大小、管理体制或办学形式。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来说,社会分工对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类型的要求是高等学校类型划分、科学定位的最终依据。高等学校的定位与发展,既必须遵循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要求,又必须遵循教育与社会发展外部关系规律的要求。对于全日制高等学校来说,合理的分类应当是以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人才结构为依据。温家宝总理指出:制定《规划纲要》要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紧密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办事。要把教育的改革发展放在我们正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中谋划,充分考虑国家现代化总体布局对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充分考虑国家未来人口发展和学龄人口的结构变化,使规划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据此,当前我国高校分类的主要依据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一)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结构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专门人才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党的十六大指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因此,高等学校既要培养一大批学术型的科学人才,更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和更多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的职业技能人才。传统上以理论教育为主的本科院校,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有必要建立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要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要为社会输送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计划,就是要加快生产、管理、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针对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的培养。

  (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洲教育部长会议就组织了一个“第三级教育多样化专题调查组”,在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挪威、瑞士、瑞典七国经过六年的调查与试验,提出“第三级教育多样化”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传统的高等教育制度,既不能满足各方面差别不断增加的学生们的需要,也不能适应这些国家技术上较发达以及民主的欧洲社会中技术和资格极大多样化对教育的需求。要使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只有把传统的高等教育改变成范围较广的、具有各种目的的和各种水平的多样化第三级教育体系。”《报告》还提出,不同于传统大学教育另外形式的教学计划,要“更着重于就业需要”,“专业和职业走向必须以关于劳动力市场发展情况的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的系统情报为基础”。其后,高等教育多样化成为国际共识,如何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制成为各国所关注的问题。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说:“几乎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都趋向多样化,虽然有些学校,尤其是具有理论传统的大学对变革有一定程度的抵触,但从总体上说,高等教育已经在较短时期内进行了意义深远的改革”,“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出现了二元的但未必是两极的分化现象——大学类型及非大学类型的高等院校……多样化是当今高等教育中值得欢迎的趋势,定当全力支持”。二战后,德国、英国、法国、美国、日本、韩国等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了传统大学系统以外高等职业教育系统。

  分类虽不十分准确,但仍可以看出当代世界主要国家的高等教育类型与高等学校的分工的一般情形。它们一般都把自己的高等教育体系分为学术理论型、专业应用型和技术实用型三大教育类型,每种类型都有相应的高等学校系统,使之适应社会经济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三)世界高等教育的一般结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局为了统一世界各国教育的统计口径,制定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公布第一个分类标准之后,经过20年的使用,根据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新情况、变化和预测世界各地区的趋势”,包括“各种各样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出现及其发展”,“教育提供者日益多样化”,以及“远距离教育资源日益增多和基本新技术教育形式的出现”,等等,于90年代经过反复征求意见与论证,提出了新的标准分类法修订文本,作为各国教育分类的指导与教育统计的依据。1997年修订的方案,对第三级教育(中学后教育)有较大的修改。《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关于高等教育类型的划分,值得我们重视。因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考虑的不只是某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情况,它必须全面概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情况,因而大体上能适用于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分类,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也就是说,它可更好地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分类的参考。更为重要的是,它所依据的主要标准是专门人才的类型而不只是层次的高低。高等教育结构分为A、B两类。A类为理论型的,相当于我国的普通高校本科;B类为实用性的,相当于我国的高职。在理论型的A类中,又标明有两种不同的培养目标:一是按学科分设专业,为研究做准备,可标为5A1;二是按行业分设专业,培养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才,可标为5A2,两者并无层次高低之分。5A与5B所着重的是培养人才类型的不同。如果以之对中国高等学校归类,5B类相当于中国的高职高专,学习期限可以延长至4年以上,即所谓“专升本”,升本之后,一般仍应定位于职业技术型人才;5A1相当于中国的学术性研究型大学的本科与硕士生,侧重于基础理论学科,可以为进入第二阶段(博士级)做准备;5A2相当于中国的工、农、医、师等本科以及硕士生,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样,每种类型,各有其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都可以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高等学校可以分类发展,教育领导部门可以分类指导,从而避免“千校一面”,争奔学术性研究型大学这一狭窄的“独木桥”。

  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我们认为我国的高等学校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类型,学术型大学,也就是传统的综合性大学或所谓的“研究型”大学,其培养层次为:本科(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以学习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基本理论为主,研究高深学问,培养学术人才,也就是前人所谓“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之所也”。这类高校数量不宜过多,规模不必太大。在我国主要是以“985工程”大学和部分“211工程”大学为主体。

  第二种类型,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是多科性或单科性的院校,多科性可以称作大学,单科性的称作学院。在这里,大学与学院并无层次高低之分,只是多科与单科之别,其培养层次均为:本科(学士学位或专业文凭)→专业硕士(学位或专业文凭)→专业博士(学位或专业文凭)。主要以学习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主,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包括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如工程师、医师、律师、教师和管理干部等。这是一个相当庞大而且复杂的院校群,包括一部分“211工程”大学、一般部委属院校、地方高校、民办本科院校以及独立学院。

  第三种类型,职业技术高校,也可以是多科性或单科性的院校,其培养层次为:专科(副学士学位或职业技术文凭)→职业技术本科(学士学位或职业技术文凭)→职业技术硕士(学位或职业技术文凭)。主要以学习各行各业职业技能为主,培养不同层次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以工程技术技能人才为例,包括高级技工、技术员以及施工、管理工程师。从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来看,这一类型的院校,当前应当以培养专科层次的人才为主,但随着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将逐渐延伸为本科层次以至培养研究生,也可转入应用型本科继续学习,犹如中国台湾的技职学校一样,成为有别于普通高校的独立系统。

  三种类型的区别,主要在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并无层次高低之分,更无社会地位之别。各种类型之间,可以架设“立交桥”,也就是第三种类型学校的学生,可以补修若干理论课程而考转第二种类型学校以至第一种类型学校;第二种类型学校以至第一种类型学校的学生,也可以补修若干职业技术课程考转第三种类型学校;第一种类型学校与第二种类型学校之间也是如此。为了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性向或就业的需求选择专业,应尽可能让学生自主选择而不必强求划一、过多限制。在当前金融危机导致就业困难的情况下,这种“以生为本”的措施可以起一定的缓解作用。

  三、各种类型高等学校的科学定位与特色发展

  在上述三种类型中,学术型大学有传统的综合性大学模式可依,有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成例可借鉴;职业技术高校,虽然是20世纪初才开始发展,由于一开始国家政策上就有了明确的规范,经过了近十年的理论探讨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如果政策引导到位,以上两种类型的定位,比较容易。应用型本科高校,情况复杂,有历史较长的省属老校,一向按传统的精英教育大学模式办学;也有不久前才“专升本”的新建本科院校,受单一化的评估体系所制约,也沿着传统的路子办学。如何引导这一类型的高校正确定位,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当前分类指导的重点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难点。

  应当强调指出,每一类型都应该有重点高校,都可以培养不同层面的拔尖人才、一流人才,都可以成为国内(省内)知名、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一流大学”。现在,第一种类型有“211工程”、“985工程”,第三种类型有“示范性高职”,其用意在于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校,争创一流。只是这种评判是自上而下的,高校处于被动地位,缺乏自身的动力;社会置之度外,缺乏支持的力度。同时,对于第二种类型高校,虽有“本科质量工程”的设置,但其导向并非“应用”。而且这些鼓励,很难惠及民办高校。实际上,有的民办高校虽然还只是高职高专或新建本科院校,但由于其办学特色鲜明,质量较高,受学生和家长所欢迎,为社会所称贺,已经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国内甚至国际知名的大学了。再如,解放以前的立信会专、湘雅医专、无锡国专、上海商船专、杭州艺专、东亚体专等,虽然都只是专科层次的高校,但在国内外都声名卓著。因此,每一种类型的高校都可以成为知名的有影响的高校,问题在于能不能办出特色。每所高校,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都必须实事求是地根据学校所处的客观环境、社会需要状况与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确定目标,力争在各自的层次和类型中成为一流高校。

  温家宝总理对制定《规划纲要》指示:“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为了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高校应当研究客观环境(经济、文化、生源)、社会需求(类型、层次、专业)、自身特点和优势(文化积淀、社会声誉、师资力量与特长以及校风),在各自层次和类型中办出特色。党的十七大对当前高等教育的要求是提高质量。不论定位、特色,都要围绕提高质量这个中心任务,加强以下工作。

  (一)加强各种类型高校的学科与专业建设

  定位与特色要体现在学科专业的建设上。学科与专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高等教育里面,这两个概念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学科是科学的分类,属于学术的范畴;专业是社会分工,属于生产、生活的范畴。在培养人才上,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学科的依存。在高等教育的建设上,学科、专业的构建是密切相关的:要构建学科,就必须构建专业;要构建专业,就必须构建学科。在培养人才方面,我们往往统称为“学科专业”。

  当前,我国的学科专业设置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盲目跟风,发展无序。有些学科专业奇缺,有些学科专业太多,形成浪费。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是发展财经、管理、外语、法律以及信息、计算机等专业,而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表明:这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反而不好就业。与此同时,有些专业人才又奇缺,主要是工业化所需的工程技术人才奇缺。当前,面临着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美国等国外高校以及中国香港的高校,均传来金融财经招生不足的问题,正在调整专业的信息。中国也应及时应对这一挑战,适度调整这些以往的热门专业,增设工业现代化所需的专业。

  (二)重视产学研相结合

  产、学、研是不同的知识运行形式,“学”是传授知识,“研”是创新知识,“产”是应用知识。在现代化建设中,产、学、研三者都是围绕知识相互依存的运行形式。“产”,需要掌握知识的人才;“研”,需要科技开发人才;“产”要靠“研”和“学”,才能不断提高生产力、更新产品;“研”也要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提出课题;而“学”则要通过传承科学研究新成就,才能够培养有实际知识、实践能力的人才,三者存在着本质联系。

  但产、学、研三者又是不同的社会性活动,各有各的目标,各有各的任务,每种活动都遵守着各自的运行规律,因此,不同的社会活动联在一起必定会产生矛盾。任何事物所产生的矛盾,只有面向矛盾才能化解矛盾。教学任务与生产任务是有矛盾的,教学任务是培养人才,生产任务是生产物质产品,虽然我们说教学也是生产,但教学过程跟生产过程还是有矛盾的,教学过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生产过程虽然也要不断更新,但在一定时间内是重复的,因此,不能把一个人的培养固定在一个生产流程上。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产学结合方面,尤其是在实训基地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做出了一定成绩。但许多应用型本科对此却重视不够,有的新办高校,“专升本”之后,就只强调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训,因此,对于应用型大学,要特别强调三结合的重要性。

  (三)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所高等院校的定位和特色要靠教师来实现,一所高等学校的质量最终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高校发展提高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建设的重申之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校采取了许多措施,如以优厚的待遇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制订教师培训计划,组织教师进修;加强教师管理,改革教师评聘制度,等等。这些措施是必要的,都产生了一定效果,但是,从根本上、长远上来说,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大学教师的自我发展。大学教师发展是一个新的概念,要从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的特殊性出发,着重教师主体性的发挥,重视教师的自主性、个性化发展,激励教师自我实现,使之达到某种目标。学校要引领教师变被动为主动,自主学习,自我提高。

  大学教师发展的内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水平;二是教师职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三是师德。首先要发展学术专业水平。大学教师处于学术前沿,要充分掌握学术的新动向,不但要传递科学知识,而且能够创新科学知识。尤其是应用型院校的教师,不光涉及基础理论知识,还在实践技能上有更高的要求。其次是大学教师的职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大学教师不只是一位学者、专家,而且是一位教师;不只是研究学问、掌握知识和技术,而是要使其拥有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所能掌握的知识、技术。因此,大学教师需要掌握教育理论,懂得学生的心理。还有一个是师德。师德就是职业道德。大学教师是一种学术职业,教师自己应当受过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高尚的师德。大学教师要具有三种精神,服务精神、自律精神、创新精神。要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引领大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

  
  来源:《教育研究》,作者,潘懋元,厦门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董立平,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站客服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客服电话4006699800)

  

[上一篇]回归大学之本 [下一篇]知名大学如何培养跨学科拔尖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