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中:构建“纵横有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

更新日期: 2021-09-23 点击次数:1825
  ●横有道,建立起多元协同、互促共进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机制。

  ●纵有道,制定基于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层级化提升方法。

  ●横向互补重广度,纵向递进显深度,多元交织讲方法,纵横有道守规律。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如何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求培养规模大、层次高、能力强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仍然给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巨大困惑。纵观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还存在工作体系简单粗放、教育资源各自为政、资源投放比较单一等显在的瓶颈。这些瓶颈的存在也许依然能从点上造就少数的企业家,但从面上却对广大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形成了很大制约。要解决这些瓶颈问题,归根结底必须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理念,强化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系统构建契合高校自身特色、符合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规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构建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在实践中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能有效指导高校在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中拓展工作视野。只有认识和把握相关单位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中的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等,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搭建其培育体系。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的顶层设计中,必须分析能力培育各主体与周边其他主体的联系,具体分析其相互影响与制约状态,做到既能着眼整体、顾全大局,又能通观各方、重视局部。于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建设的一个重点方面就是,横向梳理社会各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资源,明晰各能力培育主体的优势互补性、合作便利性及利益诉求点,致力于形成各主体之间的资源合力,建立社会各界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优势资源的多元协同机制。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要求在实践中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能有效指导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中革新工作理念。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对于人才培养更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机制与方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工作沿用发展的观点,必须将其如实地看成循序渐进的变化过程,在建设培育体系时必须遵循有关的发展规律;必须着力加强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的阶段性划分,弄清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必须促进新事物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助推相应的新能力产生,或者重点助推某方面创新创业能力在原基础上的提升。于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建设的另一个重点方面就是: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不同于一般社会“4050”人员创新创业的特殊过程规律,梳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各阶段的差异性资源需求,构建符合创新创业发展过程、项目运营规律及学生成长规律的层级式培育载体,确立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层级发展方法。

 
 “纵横有道”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的构建规律

  综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联系与发展的观点,融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横向多元协同机制和纵向层级发展方法,从而构建“纵横有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横有道,着重研究以高校内部各部门密切合作为基础,建立起高校、政府、企业、民间公益组织等单位多元协同、互促共进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机制。纵有道,着重研究按照企业发展、人才开发、学生成长的逻辑顺序,制定基于不同创新创业发展阶段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层级化提升方法。纵横联动有道,研究“横向互补重广度、纵向递进显深度、多元交织讲方法、纵横有道守规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

  遵循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规律。企业生命周期一般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就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的生命周期而言,若按照通常我国教育系统对在校大学生和应届毕业生的界定,由于其发展时间的约束,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过程往往仅集中在投入期和成长期。而在这两个阶段中,根据大学生人才培育的基本阶段性划分,又可进一步分解其过程为知识准备阶段、创意形成阶段、项目选育阶段、实践孵化阶段和市场运营阶段。高校在整合教育资源以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时,必然遵循这个一般过程规律,才能有的放矢、科学高效。

  遵循高校人才培养规律。高校人才培养要求全面育人,也要求因材施教。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这样一条实践性非常强的育人路径中,既要落实全面满足大学生能力提升的多方需求,又要落实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成长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化资源需求,包括教学资源、实践资源、文化资源等,而这些资源往往最终都需要实现具体化。如同资金、场地、人员等物化了的资源概念能更好地让学生有获得感,能更好地让高校加以有效利用。同样,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资源要很好地形成人才培养合力,最终也必须实现其具体化。高校必须将教育相关资源物化为创新创业教研载体、创新训练载体、模拟实训载体、项目实验载体、创业孵化载体等,全面满足学生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需求,才能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效益最大化。

  遵循教育资源交互规律。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成果都立足于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一揽子举措,并且重点关注采取新举措、开拓新资源。实际上,尽管新资源挖掘仍无止境,但盘活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存量才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使得资源开发边际效应更高的主导措施。将现有的各界资源加以具体化,加以整合调配,或能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事半功倍。教育资源系统协同必须探索各资源载体自身的内在动力,才能具有长效性。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明晰资源载体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优势所在、利益诉求以及工作重点难点,才能真正产生交互作用,实现协同价值最大化。

 
 纵向层级推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载体建设

  纵向上,立足于发展的哲学思维,应依据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知识积累—意识养成—实训锻炼—项目选育—实践孵化”的逻辑顺序,制定基于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差异化层级推进路线。形成“创新创业教研载体—创新训练载体—模拟实训载体—项目实验载体—创业孵化载体”为主线,有序推进、层次分明、良性发展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载体群,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

  打造双创教研载体,培育知识结构。着力建设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以优秀的课程为引领形成科学完备的创新创业课程群。着力建设专门的创新创业教学研究机构,以目前一些高校建立的素质教育中心、创新创业学院等为依托,全面铺开教育教学。通过优质的机构和课程等载体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公共课程,有效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覆盖面。同时应合理设置课外创新创业学分,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学校认定的各类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以及其他创新创业实训活动等。

  打造创新训练载体,培育精神意识。强化教学实践训练课程,把实践教学作为连通学校专业教育与参与创新创业实训的通道,实现学科专业知识、创新创业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拓展科技创新训练平台,结合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合各高校实际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并逐步覆盖学校的各个学科门类。拓展工程实践训练平台,以实施国家教育部门倡导的“卓越工程师”计划为突破口,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大力促进学生工程意识与素质、实践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不断提升。

  打造模拟实训载体,培育实践技能。以在全国高校中已经形成广泛影响力的“挑战杯”赛事为龙头,以各省市、各高校纷纷组织的科研立项、创新创业赛事为支撑,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模拟竞赛体系,形成“校院班”三级参赛机制。同时应大力引进创新创业软件系统,积极建设“创新创业模拟实训室”“企业沙盘对抗模拟中心”“网络创新创业实验室”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模拟实训的机会。此外,还可在学校制度性、定期化地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创业模拟实训等项目,对有较强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培训,提升其创新创业专门技能。

  打造项目实验载体,选育优质项目。多媒介向大学生推荐创新创业项目信息,组织专家严格审核,帮助大学生进行项目遴选。区别于一般社会“4050”人员的创新创业项目,重点倾向于帮助大学生遴选“专业服务型”和“产品开发型”的项目,引导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层次。全面培育创新创业试验项目,注重资源保障,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零成本”启动,并为重点项目提供持续孵化通道。采取学校颁发虚拟经营执照的形式,让大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基本流程。组织创新创业实验项目阶段性孵化成果评审会,对实验效果好、运作较为成熟的创新创业项目,给予安排创新创业园、科技园等更大平台进行二次孵化。

  打造创业孵化载体,扶持自主创业。在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如火如荼的基础上,需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实践孵化工作。众多高校已经建设了创新创业孵化硬件平台及机构,还应统筹规划,通过共建或自建的方式,打造多个校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孵化基地,并设立专门的载体管理服务机构。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等各级各类学生社团,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于学校的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有力助推、规范组织实践载体的日常运行。同时,通过引入社会风投机构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设立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扶持的专项资金。

  
横向多元协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机制建立

  横向上,立足于联系的哲学思想,应以校内各部门密切合作为基础,建立起高校、政府、企业、民间公益组织等单位多元协同的机制,统筹考虑创新创业“通用能力—专业能力—机会能力”的培育资源,形成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合力。结合纵向层级推进的路线,从而构建纵横有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网状体系。并且在此网状体系中,始终强调“教育教学资源—实践实训资源—政策环境资源”的内在关系和协调重点,发挥学校主导作用,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整合一切办学资源,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

  以协同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为重点,提升通用能力。在创新创业通用能力提升阶段,重点实行校内各部门的协同,促进教育资源整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平台。协同管理、财经等相关学院,建设不同级别的创新创业精品课程,再以之为引领,推广到各高校的二级院系。协同教务处、校团委、创新创业教学教研机构等部门,在全校层面上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并设置课外创新创业学分,对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和实践训练项目制定相应的学分评定标准;协同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和设备处等,加强本科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教学中的实践课程管理,加强通用的创新创业训练和教学实践课程建设。

  以协同整合实践实训资源为重点,提升专业能力。在创新创业专业能力提升阶段,应逐步推进学校与外界单位的协同,重点促进教育实践资源整合,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平台。协同各高校的创新创业专门培训机构,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实训课程模块设计。协同社会创新创业指导培训机构、产学研基地等组织,大力构建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协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和产学研合作单位的创新创业成功人士,组建实践实训平台,为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提供师资和训练基地保障。

  以协同整合政策环境资源为重点,提升机会能力。协同政府的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科技园等,引导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深入孵化。协同地方创新创业主管部门,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并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实践载体管理服务机构。协同工商税务部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零起点”和“一站式”服务。协同杰出校友企业和风投机构,为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多渠道筹措资金。协同地方政府,帮助创新创业大学生落实和享受各类优惠扶持政策,切实引导其成功把握优质创业机会。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泽中 单位:江苏大学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站客服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客服电话4006699800)

[上一篇]8月20日,网培中心网站改版上线 [下一篇]学科调整不能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