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敢为“青椒”破格

更新日期: 2018-01-25 点击次数:2217
组团队,辟特区,直升教授……东北大学敢于为青年教师破格,乐于为人才提供“绿色通道”,打出“两招一式”系列人才新政组合拳,让一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为学校事业发展带来蓬勃生机。

  “两招”之“进团队”——

  大师“布阵”助青年教师成长

  “进团队”是东北大学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的重要平台。

  学校副校长王福利说:“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单打独斗,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团队中的知名专家如果拉青年人一把,能够让他们迅速成长。”

  东北大学的具体做法是,由基层教学科研学术组织帮助青年教师组建团队,并让他们在团队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在三级以上教授岗位聘任时,明确要求要有5人以上的团队,同时对优秀团队实行团队考核。

  在学校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国栋院士带领18名教授、15名副教授组成了一支领航钢铁行业的“人才雁阵”。实验室瞄准国民经济主战场,动辄是上千万元、上亿元的大项目,可以帮助青年人迅速进入角色。

  2004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的袁国,一入学就参与实验室“十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5年间,袁国先后与8个大项目结缘,很快成长为项目负责人。袁国感叹:“密集的工作任务逼人成长啊!”

  青年教师丁进良进入柴天佑院士领军的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后成长迅速,2013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2014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丁进良说:“加入柴院士的团队,就像站在巨人肩膀上,只要付出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取得出色成绩。”

  几年间,青年教师已迅速构成了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人才矩阵”。目前,实验室拥有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创新引智基地、海内外院士3人、6人、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1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6人。

  “两招”之“划特区”——

  让“引进人才”尽展才华

  “一流人才必须给予一流待遇”。从2004年起,经报请教育部批准,东北大学取消了教师岗位聘任时职务任职时间的限制,在项目申报、各类奖项推荐时,同等条件下向青年教师倾斜,为他们脱颖而出提供政策保证。

  80后的郭磊是东北大学人才新政的直接受益者。“学校给予启动经费10万元,学院通过协调给我调配了一笔经费。”有了资金、政策的保障,郭磊迅速“开疆辟土”,在光网络、无线网络、网络生存性及宽带接入网等方面大展拳脚。现在,郭磊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已授权5项);取得软件著作权5项;在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国际期刊上发表和录用论文80余篇;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很庆幸自己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了正确选择。”2013年4月,在美国杜克大学药理与癌症系完成博士后研究的沈阳小伙儿丁辰回国,加入东北大学刚刚成立的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很快便入选“青年”。

  青年教师刘腾飞16岁上大学,23岁赴澳大利亚攻读博士,取得首创性成果,27岁在美国纽约大学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继而公开竞聘成为该院仅有的3个访问助理教授之一。2014年年初,刘腾飞放弃去荷兰任教的机会,以“百人计划”特聘教授身份进入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这里,他如鱼得水,迅速成长,仅一年时间便入选“青年”,并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近3年,东北大学增加15人、特聘教授增加5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增加10人。

  “一式”之“试成色”——

  为能者开辟“绿色通道”

  “常格不破,大才难得。”这是东北大学领导班子的共识。因此,学校近年来在人事改革上的步子迈得格外大,为优秀青年教师开辟“绿色通道”。

  在各类“绿色通道”政策的支持下,学校青年教师队伍爆发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孙秋野的“风车”,是东北大学校园一景。那是学校从“985”、“211”经费中拿出100万元支持他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验平台”的一部分。孙秋野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参加人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专利40余项,他也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

  1979年出生的叶丹,2010年从讲师直升为教授。叶丹认为自己是走进全国百篇论文“绿色通道”的幸运人。博士第三年,叶丹选择留校,留校第四年,便从讲师直接破格晋升为教授。

  34岁的董久祥也是破格晋升为教授的“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能从讲师直接破格晋升为教授,董久祥靠的是自己的“看家本领”——在控制领域的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12篇。

  近年来,东北大学每年用于新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重点项目培育基金和创新团队培育基金达1600万元。这些政策实施以后,学校申请获得自然科学基金的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大幅提升。(中国教育报记者 刘玉 通讯员 张广宏 姜宇飞)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17日第3版

  版权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上一篇]福建省高校教师发展交流研讨会顺利召开 [下一篇]专访王焰新:跨学科教育 一流本科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