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应用型”老师才能培养出 “应用型”学生

更新日期: 2018-01-24 点击次数:1715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校企合作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企业订单班”“双师型队伍”等常规套路似乎都已新意不再。出于对优秀人才的极度渴盼,不少企业纷纷打出重拳,有的不惜血本为学生学费埋单,有的在学生实习期间就开出高额工资,有的甚至把整条工厂生产线搬到学校来。

  毋庸置疑,校企合作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路径。但是,如果校企合作仅停留在“物质合作”的基础上,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更不能指望最后几个月的企业实习就能让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脱胎换骨,摇身一变成了应用型人才。

  学校不仅要引进“有形”的设备,更需要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与文化系统,只有将企业的人力培训“前置”到学校教育中,让学生提前进入“员工”的角色,才能缩短他们入职后的“适应期”。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将企业的管理思维融入到学生管理中。

  现在,科大讯飞的人才管理系统被引入到该企业自己开办的大学的学生管理系统中。它将为学生制定“成长档案”,动态监测他们的学习情况;它还依据软件行业通用的素质标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竞争力进行客观的评判,及时督促学生找到差距,补齐弱项。

  此外,在办学过程中,更多的话语权应交给产业界人士,让其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落实,而不是等着他们的声音出现在学生最后的实习环节。因为,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应当起始于专业设置,贯彻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细化在每一次课堂教学、小实习中。

  例如,科大讯飞从公司人力资源部、项目管理部等部门抽调了5名企业管理人员,搭建了校园内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与培训中心”,全新开发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模型及各模块课程体系,等于将企业能力需求“前置”到大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进行“准入职式”的企业培训。

  这样的教学方式,构建起“真枪实弹”的现场感。学生只有置身“真实”的工作场景,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内生学习的动力;只有提前接受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思维的“改造”,才能培育起职业素养;只有在真实的项目平台上,经受“时间管理”“产品意识”“团队协作”的考验,才能真正“锻造”创新创业能力。

  同样,对于“从校门到校门”的年轻教师来说,只有接受“真实”的项目考验,才能成长为合格的“双师型”人才。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科大讯飞派驻的工程师将公司实际运营的项目分包给学校教师,学校教师参与项目开发的人力成本,与讯飞工程师承担学院的实践课程费用之间进行“虚拟核算”,这样既降低了公司项目用人成本,同时通过真实的项目运营,提升了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动手能力。

  总之,只有应用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应用型的学生。只有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师生才能共同成长。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上一篇]专访王焰新:跨学科教育 一流本科的必然选择 [下一篇]地方高校转型的门槛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