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独家回应:取消笔试面试并非消极招生

更新日期: 2016-11-12 点击次数:1310
复旦大学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腾飞计划”今年做出重大改革,取消笔试和面试。该措施省去农村学生到沪参加笔试面试的费用,给农村生送上一份厚礼。有专家以“农村生专项计划要守住公信力底线”为题,对这一改革提出质疑,并直指这样的措施容易滋生招生乱象。(相关报道见本报4月14日二版)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生办公室主任丁光宏接受中国教育报独家专访,对文中的部分观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度回应。

  不考试、不面试会滋生招生乱象吗

  怎样把家庭经济困难但学业优秀的学生“招进来”,如何既不失公平又能凸显人文关怀?对很多高校来说,招收偏远地区学生不仅是出钱出力的“体力活”,更是需左右权衡的“脑力活”。

  丁光宏认为,任何选拔必须遵从公平,“腾飞计划”在录取学生时主要参考高考成绩,录取时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腾飞计划”启动之际,复旦大学就组织了一支由100多位热心招生工作、熟悉招生政策的教师组成的招生宣传队伍,分28个小组,分别奔赴全国28个省份的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县一级,走访300余所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生源优秀的中学。他们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复旦的“播种队”。在这样的走访中,或多或少地能与选拔上的孩子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丁光宏说,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针对农村孩子的特殊情况,要求高校最大限度地减少招生的繁杂过程。确实,农村很多学子在高考招生环节,存在信息不对称、路程遥远、交通不便和经济负担等原因及压力,各方面的现实决定专项招生不能太复杂。

  如何从培养角度审视“腾飞计划”合理性

  “寒门难出贵子”背后折射的是城乡在社会经济、心理上的巨大差异。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扶贫从来不是静态的单一任务。“招进来”纵然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培养好”则是更为重要的问题。

  丁光宏介绍,在复旦大学,60余项助学金等各类资助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暂时放下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如果家庭特别困难或有突发事件发生,应急基金、医疗帮困机制也能快速发挥效用。

  为了有针对性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复旦大学在“培养好”问题上也下功夫,为学子量身打造了全方位的“助力成长计划”。这一计划以“经济资助,成才辅助”的理念为指导,覆盖经济资助、学业帮扶、心理支持等多个层面,精确覆盖学生各类需求,让他们能够不受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在复旦有接受平等、公平培养和发展的机会。这一系列解决方案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好事要做好,如何环环相扣

  可以说,比人才培养更艰巨的是社会流动阻滞带来的现实压力。不同背景的贫困学子在就业方面存在诸多共性的“失衡”,怎样招进来、培养好,并确保平稳放飞?

  丁光宏介绍,为提高贫困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复旦大学将贫困生列为就业重点推荐对象,在就业指导、心理辅导、推荐适合的岗位等方面进行个性化服务。有的由学院牵头,向用人单位推荐困难学生,负责就业的老师对贫困生开展“一对一”帮扶。

  同时,丁光宏也介绍了复旦大学将在今年暑假推进的“改变家乡”社会实践专项计划,学生将有机会回到自己的家乡传递知识与梦想,反哺家乡。此外,复旦大学勤工助学平台“光华公司”,为怀有创业梦想的学生打造了“初体验”的舞台。这家公司的所有职位都由学生担任,学生不仅能获得勤工助学收入,还能体验到丰富与逼真的经营管理实践和创新创业氛围。

  除了校内的各类舞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复旦还有很多机会走出国门,看看更大的世界。丁光宏说,自2010年起,已有300余名优秀学生通过复旦大学专门设立的家庭困难学生出国出境项目赴美国、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习交流。这些交流项目,学校提供全额资助。每年,还有5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得到海外交流机会后,申请获得海外交流资助。

  在丁光宏的介绍中记者得知,该校设计的“复旦大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国出境交流表”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全额资助学生,一部分是优秀学生申请到国外项目的时候,学校会配套支持部分旅费或者生活费。(本报记者李薇薇)本报北京4月15日电

  《中国教育报》2016年4月16日第2版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上一篇]托福官方慕课正式开放注册 [下一篇]河南省2016年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研讨会在郑州举行